2021年6月20日,2021年度全國集成電路專業群職業教育標準建設委員會課程標準研討會在江蘇無錫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指導,全國集成電路專業群職業教育標準建設委員會(簡稱“標委會”)、朗迅微電子教育研究院主辦,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杭州朗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自2018年以來,相繼發生的“中興事件”、“華為禁售”等一系列集成電路領域的國際貿易戰,將我國的半導體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自主研發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已經成為產業界的共識。在劇烈變化的國際背景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如何保證集成電路專業人才高質量培養與持續性輸送,擺脫人才缺口困境,是當前產業發展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集成電路產業的振興,不僅需要產業端技術模式的突破與提升,還需要教育端建立人才培養的科學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為集成電路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的培養打好奠基石。此次標委會課程標準研討會圍繞產教融合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和核心課程標準建設等議程,分析了當前我國集成電路職業教育的現狀,并分別從學科專業發展、資源建設、教學實施、就業服務等方面探討了當前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專家講話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孫萍副校長發表講話時強調了集成電路產業的國際戰略意義,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以支持產業發展,院校作為集成電路人才培養主體,深受使命感。課程標準與體系是人才培育的基礎與關鍵,標委會此次研討會議充分響應了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有利于推動“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助力高技能人才培養。
隨著集成電路產業的飛速發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走向深入,會議現場,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物聯網技術學院姚紫陽副院長、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朱清溢副院長、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劉雪春主任三位職教改革領域的專家從專業師資培養、課程資源建設、實訓環境建設的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發言交流。專家指出集成電路教育應適應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需要不斷更新師資力量、創新資源模式,及時吸收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專家們對標委會此次會議的組織表示充分肯定,殷切期望標委會能在院校的專業發展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主題報告
會中,標委會對現階段工作做了詳細匯報,分析總結了在專業調研、教材資源建設、實訓基地標準方案建設、技能培訓(含“1+X”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就業通道等方向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指出在集成電路產業加速發展利好期,應積極貫徹與響應《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精神,加強校企的深入聯動,充分發揮自身的服務與協調作用,不斷創新完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輸送更多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集成電路技術技能人才。
標委會副秘書長 卓婧主任
作《全國集成電路專業群職業教育標準
建設委員會工作匯報》
標委會集成電路專業群標準建設協作組主任、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 居水榮教授
作《集成電路專業群標準建設協作組工作匯報》
標委會集成電路教材資源標準建設協作組主任、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主任夏敏磊副教授作《應用電子專業集成電路技術應用方向實施探索》報告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系主任 嚴崢暉教授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 項莉萍教授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金瑋主任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 林濤副教授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 孫麗莉副教授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智能制造與服務學院 袁科新副教授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電子學院 胡曉明教授
標委會專業群教學標準建設協作組副主任 郭志勇教授
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需要校企聯合推動,企業的優質人才靠院校輸出,而院校的人才培養也需要契合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校企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共同設計課程、共同開發教材、共建教學團隊、共建實習實踐實訓平臺,深度融合建設集成電路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平臺是大勢所趨。
杭州朗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教融合領軍企業,多年來始終扎根于集成產業與集成電路教育,探索政行企校的合作模式,通過建設國家級集成電路測試公共服務中心和諸暨全國現代化集成電路產業示范學院、組織支持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組織開發1+X集成電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群標準與認證工作(“集成電路開發與測試”、“集成電路封裝與測試”“集成電路設計與驗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群)、校企共建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形式,開發出集成電路專業群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協同多方共同推進集成電路教育發展模式變革和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戰略性、創新型集成電路教育與人才生態體系,助力中國芯人才培育和芯產業發展。